“現在開庭!”隨著一記清脆的法槌聲響起,12月8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模擬法庭”在安徽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正式拉開了帷幕,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推動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由安徽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主辦🌇👩🏼🦰、公共教學部和新聞播音系共同承辦的大學生模擬法庭順利“開庭”。模擬法庭是學院學習貫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的重要內容🫨,對提高學院大學生的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模擬法庭,從尊法知法開始
“法庭”上的精彩演繹,離不開庭下的認真準備👱🏽,本次模擬法庭的順利開展凝聚了指導老師和同學們的辛苦付出。從接到任務到正式開演,參與活動的同學圍繞活動主題排練了兩個多星期的時間6️⃣。
“我系首次采用模擬法庭的形式,通過兩場庭審讓同學們感受到了法製的力量🦸🏽♀️,公共教學部和新聞播音系承辦的全院法製宣傳日活動是一次有益地探索。”新聞播音系黨總支副書記張誌雲老師如是說💃。
接到任務後,新聞播音系16級廣播電視學一班和二班的班主任申瑩和老師、何夢婷老師與同學們一起查閱了大量法律資料🧾🚵🏻,學習了民事和刑事審判方面的法律知識,進行為期兩周的排練。同學們從一開始摸著石頭過河💇🏽♂️,只會背臺詞,再到慢慢開始研究案情、對庭審稿件進行更加細致的修改🦦。學院還邀請來了安徽至誠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的姚煒耀律師🤽🏻♀️。姚律師從法庭設置、法庭秩序以及司法人員的服裝等方面對同學們做了系統專業的指導🌡,姚律師表示“應當讓模擬庭審的審判氛圍莊嚴、秩序井然🧘🏻𓀌,努力使在場所有人員都融入到了整個審判過程中🧖♂️。”
模擬的關鍵是真實
本次模擬法庭第一組是16廣電二班帶來的《一棍子打出的審判》🪳👏,第二組模擬開庭的是16廣電一班《摩托車撞人賠償案》,分別是“學生過失傷人”的刑事審判、“交通肇事賠償”的民事審判🕸👺。
夏元璋同學來自於16廣電一班,他是民事訴訟案“摩托車撞人賠償案”的編導。“我們在排練的時候,一開始只重視劇本的流程,忽略了一些法律上的細節”,夏元璋同學繼續說道“在排練初期,同學們並沒有意識到,原告向法庭提交的證據復印件是否具有法律效應等問題,經過專業律師的指導,同學們知道了法庭上提交的證據復印件是不具有法律效應的😵💫🌁,從而對原劇本進行了修改。為了使模擬法庭更具真實性,同學們還深度剖析案件,調動不同的人物感受💞,力求百分百還原真實的法庭庭審。”
正是因為老師同學們的認真對待😱,庭審期間,不論是司法服飾和法庭布置,還是法庭審理、證據提交等環節,模擬法庭都不遜色於真正的法庭審理。其中🔽,在法庭辯論環節同學們更是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兩組同學的精彩演繹也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
法製教育進課堂 撐起校園安全網
心往一塊想,智往一起聚,力往一處使。以法促教,校園的法治教育永遠都是進行時。安徽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張晶、組織人事處處長曹曉富、公共教學部呂中華主任現場觀摩了同學們的表演,表示贊賞。他們認為本次模擬法庭☺️,學院充分發揮百事3教育的主導作用,創新了活動開展的方式。法治宣傳系列活動不僅弘揚了法治精神、傳承了法治精神的內涵,也激發了同學們學法、知法的熱情。希望以後這類活動可以更多的走進課堂、走進學生。
本次活動旨在以模擬法庭為契機⛹🏼♀️,通過組織學生參與、旁聽法庭的案件審理,用發生在大學生身邊的具有典型教育意義的案例,共同分析犯罪的原因,總結教訓⛰,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收法製教育👮🏿♂️,養成自覺學法、嚴格守法的良好習慣🧑🏼🍳。這對於我們建設法治校園🤷🏿♂️、維護校園安全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文/席國民 圖/夏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