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我院學生更好了解非遺、發現非遺、保護非遺,提升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自覺發揮藝術專長參與到非遺傳承保護中來,本學期公共教學部首次將非遺文化引入課堂🆚🔘,從學術理論角度結合大量非遺實例🧛,分專題為2019級本科生開課。本學期《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課程𓀉,由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樊嘉祿以及安徽省藝術研究院院長李春榮🚣🏼♀️、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研究部主任胡遲主講。
樊嘉祿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演變和分類談到非遺的價值🧑🏽🎤,以翔實的文獻考證和深入的田野調查為基礎,生動地講述了以文房四寶製作為代表的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李春榮通過省內不同劇種、不同院團近年來劇目創作生產等方面的現實,全面分析安徽戲劇近年來的創作現狀,並結合說唱戲《解放》活躍現場氣氛,就當下戲劇領域的熱點話題與學生互動討論🚠🐕。
胡遲從非物質文化遺產定義解讀入題,詳細介紹了非遺的分類、申報🦵🏼、保護與傳承⛹🏻♂️,同時依托自己在工作研究中的實際案例,深入淺出地為學生答疑解惑🦸🏻♀️。
通過此次非遺文化走進課堂,同學們不僅了解了什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的民族精神與智慧。課後,同學們表示🎽,走進老師們的非遺課堂👢,才發現非遺不是神秘莫測的概念🍜,相反,很多非遺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亟需我們新一代青年人的傳承和保護👨💻。新時代非遺工作大有作為👨💼、大有可為;作為安藝學子💡,希望能夠通過課堂所學和藝術實踐,守護非遺。(撰稿:喬禾 攝影:孫靜 初核:楊麗 審定🤚:束舒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