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課程教學質量,開拓學生視野,有效降低疫情給實踐類課程帶來的影響🎸。設計學院舉辦20級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考察》課程線上系列專題講座,由課程教學小組宋蔚、葉明勝、李娜三位教師從專業人才培養角度,擬定了數字媒體產業、智能設計、非遺數字化三個課題,分別邀請到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數字創意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謝清風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實踐院副院長劉博副教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歙硯代表性傳承人蔡永江三位專家做講座➕。設計學院20級數字媒體藝術、21級數字媒體藝術🕙、22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等師生近600人次線上聆聽了此次系列講座🤴🏼。
10月25日🎍‼️,謝清風教授就新時代數字媒體的載體呈現、數字媒體新技術及發展方向、媒體創意設計和創新👦🏻、數字媒體產業需求👨👩👧👦、元宇宙生態帶來的產業變遷和就業創新元宇宙下的數字媒體產業變革等六個方面,做了題為《元宇宙下數字媒體產業變革》專題演講🚴🏼,深入剖析了數媒產業的發展與變革,尤其是進入元宇宙概念的時代以來,所面臨的新機遇、挑戰和可能催生出的新業態3️⃣。此次講座為數媒專業學科建設、師資建設以及學生學習及職業規劃等方面進一步指明方向👪🧘🏻♀️。
10月31日🔉,劉博副教授做了題為《泛娛樂智能設計》專題講座,劉教授從移動終端交互故事設計🙎🏿♂️、遊戲設計🕕、輔助醫療的遊戲化設計、兒童教育中的娛樂化設計🛻、主題公園的娛樂設計、智能汽車的娛樂設計等方面做了詳細介紹🕓,並就其團隊在設計創新和國內外競賽參與等方面進行了經驗分享。最後⛹🏿♂️,劉教授還就設計創新與競賽創作等方面與線上師生進行了交流。為師生在參加國內外有影響力的設計獎項方面提供了寶貴經驗🧑🏿💼。
11月3日,蔡永江老師做了題為《歙硯藝術鑒賞與創新》專題分享🛀🏼💉,從歙硯的開采、石品紋理賞析、傳統造型藝術、當代硯雕藝術及創新方面🫱🧘🏼,細致地梳理了歙硯的歷史由來、古今演變及其藝術性賞析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述🏌️♂️,蔡老師還從自身在歙硯的創作上做了重點解讀,講述了歙硯製作的工藝與藝術追求,為非遺數字化保護帶來了創作的來源和新的思考。
本次講座,增加了師生與全國數媒行業和非遺領域名家交流的機會👩🏻⚖️,開拓了師生的視野,在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復雜的特殊情況下👨👩👧👧,活躍了學院的學術氛圍,豐富了考察實踐課程的內容與形式📸,師生受益匪淺。
撰稿:葉明勝 初審:王亞鵬 復審:夏守軍 終審:陳明